受浸辅导课程——1.真信主的表现(2)


三、真心信主的人必定将主接入内心
 
神设计的救恩是十分容易得到的,因为神只不过要求真心相信的人就得着了。除了因为“信”就是“承认”之外,圣经又指出,“信”就是“接受”——因为圣经说:“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一12)
 
请注意,“接待”二字在英文圣经就是“接受”(receive)。这是说,信耶稣并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因为“信”就是“接受”。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推辞说,我无能为力信耶,,因为神没有要求他付出什么,只要求他接受而已。要知道,神爱我们,他乐意为我们付出一切的代价,我们的责任只不过是白白的“接受”而已。
 
曾经有人问笔者说:“神为什么这么自私,要人信他才能得救?”
 
    笔者回答他说:“你误解了信的意思了,你以为你信耶稣,就表示你付出了什么重大的代价吗?你以为耶稣收了你所付出的代价才肯救你吗?你错了,其实我们信耶稣之时,我们并没有‘付出’什么,信耶稣的意思只是‘接受’而已。设若我请你吃饭,我对你说,“不要客气,请随便拿菜来吃!”你可以不可以反过来指摘我自私,说:“你为什么这样自私,要我自己拿才可以有东西吃?请问你这样的指摘合理不合理?”
 
那人听后,笑了起来,恍然大悟。所以,“信”耶稣是最容易的,因为并没有付出,只是“接受”而已。
 
可是,正因为这救恩太过容易得到了,许多人就误解了神的意思,以为接受过来也无妨,日后如果发现信耶稣有什么不好,那时才丢了也没有什么大损失。于是,许多人就这样存着不负责任的心态去信耶稣,笔者在此忠告这样的人,你们仍然是未真心信耶稣,你们仍是未得救的。要知道,主耶稣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以至你可以随便丢的。你若认为是可以随便丢的话,你所相信的耶稣,怎可能是一位能赐给你永生,使你可以得着拯救的主?你这样信怎可能使你得救?
 
请注意圣经的记载,在“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一12)这段经文的前文,圣经已经指出主耶稣就是“造物主”,是“生命之光”(约4、10~12)。所以,一个真心信耶稣的人,不是“接受”主耶稣为可以随时丢的东西,乃是“接受”主耶稣为“造物主”为“生命之光”。意思是说,造物主到他自己所创造的世界来,世界怎可能有权拒绝他?我们世人是由他创造出来的,我们根本没有权柄不接待他。而且,如果我不接待他,我们就是拒绝了“生命之光”,结局就是“死”。既然不接受他就是“死”接待他就是“生”,我们怎可能认为主耶稣是可以随便丢的呢?
 
就如圣经所记载的“撒该的故事”(路十九1~10),他为了想要见一见耶稣,不介意自己身为“税务高官”和“财主”的地位会被人取笑,竟然爬上桑树,等耶稣从树下经过之时,可以目睹耶稣的风采。谁知耶稣走到树下,,对他说:“撒该,快下来,我今天要住在你家里。”撒该想不到主耶稣竟然愿意到他家里去住宿,他当然是喜出望外,立即下来,带耶稣回家去,要好好的“接待”耶稣(我们每一个人要“接待”耶稣,都应该学撒该一样的态度)。当时围观耶稣的犹太人,有许多是认识撒该的,他们认为撒该在过去做收税官之时,曾经讹诈过许多人,抽重税,中饱私囊,并且经常与娼妓和罪人来往,所以他也是名符其实的一个罪人。如果耶稣是神的儿子,耶稣怎么竟然还到一个罪人的家里去与罪人同住?这实在是太不应该。所以,这些犹太人就私下议论耶稣说:“他竟到罪人家里去住宿!”结果这句话被撒该听见了,当然主耶稣也听见。撒该心中在想,不知耶稣听见这些人的议论会有什么反应?倘若主耶稣认为“人言可畏”,而临时取消了到他家中去住宿的决定,这岂不是“大损失”?亲爱的读者,你想撒该心中认为耶稣不肯到他家中去住宿,有什么大损失呢?我们听一听撒该的话就知道了。撒该立时对着主耶稣,又对着群众说:“主阿!我把我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偿还他四倍。”读者领会撒该的意思吗?撒该认为能“接待耶稣到他家里去住宿一天,就已经值得他放弃他的绝大部份财产了。因为他将财产的”一半“分给穷人,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事,还加上四倍偿还他过去所曾经讹诈过的人,他剩下的一半财产都几乎没有了!为什么撒该认为“接待”耶稣到自己家里去住一个晚上,值得他放弃自己的全部财产?答案一定是“有了耶稣就有永生,失去了耶稣,就失去了永生”。
 
所以我们信耶稣,虽然就是“接待”耶稣的人,却不能将耶稣看为可有可无,随时可以丢的东西,乃要看耶稣为“永远的生命”,接受他就如同接受可以使自己不死的长生不老药样。甚至在必要时,为主放弃一切也在所不计(当然这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得救的条件)。笔者有一个朋友住在纽约,他家中有许多家具都是从垃圾堆那里拾回来的。我问他,垃圾堆怎么会有这么贵重而完整没有破烂的东西丢在那里?他解释说:“纽约有许多人家实在太过富有了,他们看为可以丢的东西,在我们看来还是十分贵重的东西呢!”他这样说,使我明白了个很有意义的道理,就是鉴别谁是富有人家的方法,最好是看他经常丢弃的是什么。倘若他什么都不舍得丢弃,连垃圾也看为宝贝,他简直就是极其贫穷的人了;倘若他经常丢弃的,都是还好的、贵重的,只不过他有了一些更好更贵重的,不得不将那些次好的丢弃,他就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富有人家了。同样道理,我们说自己真心相信耶稣的人,看我们为主常常丢弃什么,就可以看出我们所信的主耶稣在我们的心目中宝贵到什么程度了。倘若我们连罪恶的习惯,不义之财物,妨碍我们信你的娱乐,也不愿意为主丢弃,我们就不能算是真心信主的基督徒了,因为我们不可能信主耶稣使我们得永生,而另一方面又不肯为主丢弃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
 
四、真心信主的人祈祷时必定呼叫阿爸父
 
既然主耶稣是那么的宝贵,我们真信主的人,是将主耶稣接到自己的“心”中不是接他到自己的“钱箱”里。我们不能单单为钱而信耶稣,以为信了耶稣之后,就可以得他的祝福,生意就可以兴隆,事事就可以如意,发大财,享大福。存这种心态信主,其实只不过是想要利用主,达到自私自利的目的而已。
 
我们要接主到我们的”心”中,这才是真心信耶稣的态度。然而,有什么表现,表示一个人是已经将主接到他的“心”中去,而不是接主到他的“钱箱”去?保罗在罗马书八章十四节说得好,他说:“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
 
从这节经文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真的让主耶稣进入我们的内心,圣灵也同时进入,并且我们就得到权柄,作神的儿女,这一点有我们的内心很自然地呼叫““阿爸父”为证,也有圣灵在我们的心中感动我们这样做为证。这种由内心呼叫“阿爸父”的表现,正表示我们与神有着一种“亲情”,所以才发出这样“亲切”的称呼。我们凭这种祈祷之时的“亲切感”,就可以判断祷告的人是否真心信主,真是神的儿女。所以祷告生活十分重要,真心信主的人绝不会讨厌祷告,因为他感到与父神之间有一种真情,就是父子之间的真情,使他感到祷告是一种享受能使他有极大的安全感,能解决他的一切问题。由祷告生活可以看出一个基督徒的属灵生命成熟到怎样的地步。
 
再者,“心”是我们全人的“控制中枢”,也是我们“感情意志”的所在。所以一个真心信主的人,必定是由内心“受感动而信”,这种信,一方面是理性的,但同时也是感性的。我们故然需要运用理性去判断基督教的道理是否可信,但是更重要的,我们还需要有感性去与这位神恢复父子的关系,就是感情上的关系。请注意,信耶稣不同于接纳一种新的理论,不要以为你能想通了基督教的教义,感到相当合理,就等于你是信了耶稣。不!我们知道当一个人想通了一个理论,他未必就实行这个理论。所以我们不能像计数一样,计准了,认为信耶稣相当化算,于是就决定去相信;这样的信,纯是“头脑”上的,未能进入到“心灵”里,是未成熟的信。试问作为父亲的怎会欢喜他的儿女单以头脑来分析他是否可信,而对他没有半点感情?做父亲的,不是要求儿女们承认或不承认他的存在;为父所要求的,就是儿女的心和亲情。所以我们分辨一个人是否真心信耶稣,乃根据他的信心是否由内心受感动而发。所谓“受感动”,表示他的信仰不单是在“头脑”上的,同时也是在“心灵”里的。例如,当他决志信主之时,他有没有“为罪自责”、或感受“神真伟大”、或“受主大爱激励”、“对死亡和危难不再存恐惧的心理”、或心中充满“被神接纳的喜乐”、或感到“从罪中得到释放”等,这一类都是“受感动”的表示,是由内心发出,是动了真情。我们通常在受感动之时或会流眼泪,或会感到心中充满平安喜乐,或有呼叫阿爸父的“亲切感”。总而言之,凡没有感动的信心都只不过是头脑上的信心,既未发自内心,也没有对神动情,可以说是未成熟的信心,不能人得救。
 
还有一点,呼叫“阿爸父”即证明我们是神的儿女,为儿女的心态也就是真信主的心态,我们就凭他是否宝贵这神儿女的身份,从而判断他是否真心信主。照理来说,成为神的儿女真是宝贵至极,因为圣经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从这节经文我们知道,神爱我们,爱到一个地步,甚至连他至宝贵的独生儿子,都赐给我们。神赐独生子给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我们可以靠着他成为神的儿女,并且因为有了这个儿女的身份,我们才可以得永生,将来才可以回天家,承受父神在天上一切的丰盛。再者,保罗又这样说:“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将万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幺?”(罗八32)“万物”就是“神儿子以外所有最宝贵的任何事与物”,神都白白的赐给我们了,意思是说,神将全部的“产业都毫无保留地赐给我们。为什么神会将这许多的‘丰盛’赐给我们呢?完全是因为我们是他的儿女。只有儿女才有资格进“天家”和“承受父业”,任何其他人都没有资格,行善不能叫人有资格进“天家”,积功德也不能叫人有资格“承受父业”,唯有儿女才能“进天家”,才能“承受父业”。重要的关键是在得着“儿女”的位份。
 
读者可以这样想一想,将来有一天如果你来到天堂的门口,但把守天堂大门的天使拦阻你进去,并且对你说:“你凭着什么权柄要进入神的家?”你可怎样回答呢?设若你说:“天使先生,我是一个好人,人人都说我为人品格都很好,照理我应该得救,有权柄进入神的家吧!”天使一定会对你说:“做好人原是你自己的本份而已,从那里来的道理,好人就可以有权柄进入神的家?你在世上活着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收纳所有好人进你的家?”
 
设若你说:“我捐了许多钱给穷人,我也念过许多经,我在社会里颇有地位,像我这样的人,照理应该得救吧!”天使也会同样的对你说:“你们真是不讲理的,你们做了许多你们自己认为好的事,就以为凭这些就可以进入神的家,你们自己认为合理不合理?老实告诉你们,任何人等,不论是好人是坏人,不论是天使是世人,不论你的地位何等的高,通通没有资格进入神的家,除非你们是神的儿女,只有‘儿女’才有资格‘回家’的!”
 
所以,叫人得救,不是宗教仪式,不是念经作法不是功德善行不是地位什么都不是。请你想一想,创造天地万物的神,既然极其丰富,怎可能会收受人类奉献什么给他,或因为人类做这些法事,才准许他们进入他的天家?如果说,天堂或天家里的人岂不应该是好人吗?对的,但是根据圣经,天堂里的好人,全因为他们是“回头的浪子”,肯悔改向父亲认错,与神恢复父子的关系的缘故。如果人需要靠着好行为才能得救的话,试问世上有谁可以得救?圣经告诉我们,神的救恩是白白赐给我们的,只要我们肯悔改,与神恢复父子的关系而这关系只有借着将神的儿子、主耶稣基督接到我们的心里来才能恢复。
 
既然“为儿女”的身份是这么重要和宝贵,试问,一个真心相信主的人怎可能不宝贵自己的身份?是的,真相信自己靠恩成为神的儿女,又相信因这儿女的身份而有资格承受天父极丰盛产业的人,最低限度一定会庆幸自己得救成为神的儿女。我们不能接纳一个自称为真心信主的人,但却以做基督徒为羞耻,一点也不感到是荣耀。真心相信的程度越大,喜乐也就越大:看自己成为神的儿女的身份越宝贵,于是就看其他与这身份相反的事物越卑贱。为此他会感到很容易放弃罪恶的玩意,和任何不合神心意的好处和利益。真心信主的人,必有宝贵自己成为神儿女的表现。
 
五、真心信主的人必定以主的死是为代替他的罪而受刑罚的
 
不错,真心信主的人必定有“感动”而信。也许读者认为我愿意真心信主,但为什么我没有什么感动?
 
有两个可能性的答案,第一、可能你一直只以神为一种哲学理论来分析和研究,虽然你分析和研究的结论,神真是可信的,但你仍然未与神产生真正的关系。如果你的情形真是这样你就应当向神悔改,对神说:
 
“神阿!对不起你,因为我一直只以你为一种哲理来思想,没有体会到你是我的天父,你是有感情的,我只以理性来怀疑你、分析你,虽然现在我知道你是可信的,但我已经伤了你的心,而我仍然没有出自真心和真情向你称呼一声(天父阿),我忽略了你与我的正常关系,原是父子的关系,很对不起、现在我真心回到你面前,称呼你为我的天父,如同一个回头的浪子向你悔改,求你重新接纳我。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你若真心这样祷告,你的内心会开始有“感动”了。
 
第二、可能你是一个理性比感性较强的人,以至你的理性常常控制了你的感性,不让自己有丰富的感情流露出来。如果真是这样,问题还是不大的,很可能你已经有少许感动,只不过你不自觉,被你的过强理性掩盖了。你应当明白,理性的需要只不过帮助我们的思维准确一点,不至有想错的可能,但当我们自己认为所思想的真是准确了,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时我们的理性功能就应该停止,让我们的感性流露出来了。理性是在鉴别一件事物是否可信之前发挥的,感性却是在认定那件事物是可信的之后发挥的。许多人不平衡,理性发挥得太强,感性发挥得太弱,尤其是那些习惯了多思想“事”,少思想“人”的人更是这样。如果读者你是这样的人,你就该多抽一些时间出来思想主耶稣的十字架了。
 
一个人得救,不是单思想这“救恩”合理不合理,更是应该思想这位“救主”的恩爱本身。我们可以说,只思想“救恩”而不思想“救主”的人,是仍未得救的人。因为我们信,是信耶稣这个人为“救主”。是救主来救我们,不是“救恩”这个思想可以我们,救恩不过是救主带来给我们的东西而已。
 
自古至今,许多人思想救主钉十字架,都被主的大爱所感动和改变。这就是福音改变人的能力。笔者从九岁就开始参加主日学,对圣经很熟识,尤其对主耶稣钉十字架的故事,更是这样,因为看过几次耶稣生平的电影,每次看到耶稣钉十字架的时候,我都会泪流的。但是,我却是一个仍然未得救的假基督徒,因为我的行为没有改变,我仍参加黑社会,我仍偷盗,在学校非常懒读书,在家是最坏的儿子。直到有一天,我在家中读圣经,读到约翰福音十八至二十章,再一次看到主耶稣钉十字架的情景,突然有句话在我的内心提醒我——“他是爱我,为我舍己。”我立即想到,主耶稣不是被那些罗马兵害死的,他是被“我”害死的,因为他爱我,担当了我许多的罪孽,所以他才需要死在十字架上的。我竟然害死了主耶稣!我这个人竟然害死了主耶稣!这个思想在我里面猛然刺透我的内心,我很难过,我流泪痛哭,我第一次向主真心认罪悔改,我经历到圣灵在我里面重生我,我有了很大的改变:我领了不少以前在黑社会的朋友到教会去,我变成很乖,很勤力读书,我的父母也看见我改变,后来他们两老也因为我的缘故而相继悔改信了耶稣。什么改变我?不是圣经知识,不是十字架的故事,乃是“主耶稣被钉死是为我”这个事实。
 
亲爱的读者,笔者发现许多人知道主耶稣钉十字架,也知道自己是罪人,但就从来没有将这两件事连在一起,没想到主耶稣的死是“为”他的,所以他从来没有受过感动,从来没有重生改变的经历。他只明白救恩,而未与救主产生关系,这些人是未得救的。
 
有一个画家,他画了一幅主耶稣钉十字架的画,很生动。有一天他又想要画一幅“乞丐女孩”的画,于是他请了一个乞丐女孩进到他的画室去,要给她画幅画。在画的时候,这个女孩突然看到墙壁上挂着那幅耶稣钉十字架的画她就很惊奇地问画家说:“那个人为什么钉在十字架上面?画家很不耐烦地回答说:”不要动,等一会儿我画完了画,我才讲那个故事给你听。”可是,这个小女乞丐还是转过头去看那幅画,并且还哭了出来,喊着说:“他为什么被钉在十字架上?!!!”这个画家见写画不成了,就停下来,对这个女孩说:“好吧!我讲这个十字架的故事给你听了,你听完之后就要乖乖给我写画了,好吗?”于是,这个画家就将主耶稣怎样爱世人,为担当世人的罪,被钉死的故事详细讲了一遍。谁知,讲完之后,这个小女乞丐哭得更厉害,她追问说:“他为我们牺牲生命,我们为他牺牲了什么?”这个女孩子的问题使这个画家好像恍然大悟一样,自问主耶稣钉十字架的故事很熟识,连主耶稣钉十字架的逼真情境也画了出来了,但从来就没有想过主耶稣原是为自己死的。这个画家很受感动,于是就将这个小女孩所说的话写在画上,后来更有一个诗人将这句话写作一首圣诗,就是今天基督教十分爱唱的一首圣诗,诗词说:
 
“我曾舍命为你,我血为你流出救你从死复起,使你的罪得赦为你,为你我曾舍命,你舍何物为我?为你,为你我曾舍命,你舍何物为我?”
 
真的,许多人很熟识主耶稣钉十字架的故事,但可能因为这个故事太熟了,偏偏就忘记了主的死是“为你为我”的。读者可否用一点时间去默想一下,不要匆忙,不要马虎,要专心和细心的去默想,主怎样爱你,为你忍受十字架的痛苦,主最大的忍受,可能还是你对他的冷漠,你只会分析他,把他看为个哲理,没有以他为一位有感情的主,没有以爱来回应他的爱,于是你对他的信,就大大打了折扣,除非你重新以他为“恩主”,为“恩人”,为“爱人”,否则你永远不会受感动,你更可能仍未得救。他为你,为你,一切都是为了你,他受苦为你,他死为你,他复活为你,他升天也是为你预备地方而去,他没有留下一样好处不给你,而你呢?你为他做了什么?不要说为他牺牲什么了,你肯不肯为他献上你的爱?为他动你的感情?


5月13日 每日恩典内容

每日读经 | 民数记34章
 
每日读经 | 民数记35章
 
每日读经 | 诗篇76篇
 
每日读经 | 约翰福音8章
 
每日经历神 | 5月13日 在人生高潮后的祈祷
 
恩典365 | 5月13日 把握机会系列:神做事法则是很清楚的

竭诚为主 | 5月13日 养成良心无亏的习惯
 
赞美诗 | 赞美耶稣

受浸辅导课程——1.真信主的表现(2)

读经马拉松 | 出埃及记26章(徐州话)
 
 

 






上一篇:受浸辅导课程——1.真信主的表现(1)
下一篇:受浸辅导课程——1.真信主的表现(3)